“粪—口”途径传播是戊肝传播的主要方式,若吃了被戊肝病毒污染的东西,会患戊肝。刀具、案板等厨具生熟不分,也会导致戊肝病毒污染蔬菜和水果等,引起食源性传播。
要知道,肝脏是最大的实质性器官,加班熬夜会伤肝,应酬酒席会伤肝,长时间盯着电子产品、过度用眼会伤肝,毫无节制的饮食也会伤肝,还有一种重要的伤肝因素——“嗜肝病毒”,即专门损害肝脏的病毒,目前主要有甲、乙、丙、丁、戊五种。其中,戊肝发现最晚,但危害很严重,在急性散发性病毒性肝炎中,戊肝发病已居首位。
“粪—口”途径传播是戊肝传播的主要方式。换言之,就是吃了被戊肝病毒污染的东西。猪被认为是戊肝病毒最主要的自然宿主,目前,全世界各地均有从生的或未煮熟的猪肝中检测到戊肝病毒的报道。生食或进食未熟透的含戊肝病毒的动物内脏,以及毛蚶、花蛤等贝壳类海产品,常常引起戊肝的散发。
另外,与戊肝患者密切接触(如照顾患者,与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水杯等)、静脉输入含戊型肝炎病毒的血液或血制品、器官移植,均可感染戊肝;孕妇在怀孕分娩的过程中,也可将戊肝传染给新生儿。
5%~30%的戊肝感染者表现为急性黄疸型,主要症状为全身不适、轻度发热、恶心、偶有呕吐;进入黄疸期后,会出现尿黄、眼黄、皮肤黄等,患者常因此而就诊。个别患者黄疸持续时间较长,可达1个月以上。
特别是妊娠后3个月,孕妇戊型肝炎易发生出血、子痫或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可引起胎儿发育异常,甚至停止发育,导致早产、流产和死胎等不良妊娠结局。
流行性戊肝的病例多为青壮年,但感染后发生严重疾病的情况主要集中在55—65岁的中老年患者,感染后可产生严重的胆汁淤积,甚至肝衰竭。
比如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特别是在有肝硬化的基础上,合并戊肝病毒的感染,可发生肝衰竭,导致比较严重的后果。长期大量饮酒的人,因肝脏基础不好,患戊肝后也容易发生重症戊肝。
器官移植(比如肝移植和肾移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接受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或免疫治疗的血液肿瘤患者等,通常无法依靠自身免疫短期内清除体内病毒,导致疾病迁延不愈。
病毒持续阳性3个月以上,称为“慢性戊肝感染”。部分慢性戊型肝炎可进展为肝硬化,且进展快,一般仅2~3年时间。
戊肝可防可治,通过注意饮食卫生,避免不洁饮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和戊肝患者密切接触等方法,可以进行预防。
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食,食物要完全煮熟煮透,特别是海鲜或猪肉(包括内脏)等,使用餐具做好消毒。
预防传染性疾病最有效的措施是疫苗接种,16岁以上人群均可接种戊肝疫苗,尤其推荐重点高风险人群,如畜牧养殖者、疫区旅行者、餐饮业人员、学生等集体生活人群等,以及感染后可能病情较重的慢性肝病患者、育龄期女性、老年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