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用水市场规模超过3000亿元,对于“通用净水”创始人王铁来说,即使处于“商用净水设备”的细分市场之中,仍有望在巨大的市场中分一杯羹。除坐拥大市场之外,通用净水获得了美国通用电气(GE)家用及商用净水品类的全球业务授权战略投资,使这个创业团队带有几分GE特色。
与带有“通用”二字的品牌名称所对应的是王铁曾经的“金领”身份。他在硕士毕业后加入GE通用电气,随后赴哈佛攻读MBA并获得贝克学者称号。之后又相继在GE,Cooper Crouse-Hinds以及艺康Ecolab担任高管职务;创业前,他还在A股上市民营企业开能健康担任集团总裁。这些经历让他的这次创业显得十分“少见”,因为“机会成本太高”,而他的创业风格也有着过往经历所带来的特殊思考。
从哈佛商学院、,GE通用电气、Cooper Crouse-Hinds亚太区总经理、艺康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开能集团总裁……你已经在“打工”这件事上做到了,为什么还会选择创业?这条路不容易。
可能和我的个人成长经历也有关系。我的父亲读书很好,但因为家里的背景不能考大学,一家被下放到了农村去。如果不是因为后来恢复高考,我这辈子可能还在老家做农民。读大学是在交大,刚好GE在学校设立了奖学金,我拿了第一届GE奖学金便开始了解GE,并申请GE的管培生项目。几年之后GE把我送到美国总部做全球审计和全球并购,拓宽了我的国际视野。
后来在哈佛商学院读MBA时,一度也很有出来创业的冲动,当时觉得积累不够。商学院毕业时,我在GE的前老板给了我负责一个事业部亚太区总经理的职位,开始了我管理全球业务的职业生涯。
大概到了2015年,创业的想法越来越强烈了。当时看我到周围的创业者朋友们,比如我老乡王兴,把美团从九死一生做到上市,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价值,越来越觉得自己不应该虚度此生。
对我来说,职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也实现了一些个人追求,获得了相对的财务自由,便还是想去追求一些更大的梦想。而且我相信我们这一代人生活在这样一个大时代,是有机会的。
我这几年创业的体会是:每一个创业者在刚开始的时候,都需要找到一个抓手。它可以是一种独门技术,可以是一些非常有创意的产品,也可以是创业者和团队所能拥有的一些稀缺资源,甚至是创业者某种特别的个人经历。
每一个找到抓手的创业者不一定都能获得成功,关键就在于有了抓手之后,如何把抓手放大,如何在这个核心之上不断叠加新的能力。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者的韧性和学习力。
我在哈佛念MBA时上了一门“创业管理(Entrepreneur Manager)”的课程,教这门课的教授大部分是成功的连续创业者。课程强调最多的是成功的创业者首先要做到的是风险管理。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创业者不要只是头脑发热地去下赌注,而是需要认真思考自己选择的方向,尽最大能力对看似不可控的风险进行管理。
作为一名父亲,我发现我的风险管理意识变得更强了。我出来创业的时候,第一件事情是确保不管我创业成功还是失败,我的孩子不会因此而失去他们成长和教育所需要的财务支持。这样做之后,我才能真正进入无后顾之忧的创业状态。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一个创业者就是在拿身家性命去赌。而这样一来,在同样的牌桌上,你往往就会因为输不起而影响自己的很多判断,很多决策。
很多创业成功的故事,总在讲故事的主角当年如何敢于赌,如何险中求胜,赢下牌局。其实我们都知道,只要是赌局,终究是有输有赢的。而且创业失败的概率要高于成功的概率。
其实是的,我第一个孩子出生时,作为父母最关心的是小孩喝水的安全与健康。日常饮用水品质的好与坏,会直接影响到小孩的成长。身为父亲,我也更在乎我所从事的事业,能让我的孩子为之骄傲,让下一代的生活环境能更好。
我发现,如果让小孩只喝反渗透设备出来的水,其实对他们的健康并不算好。婴幼儿喝水,包括冲泡奶粉用的水,其实是婴幼儿摄取矿物质的重要来源之一。一直以来,我们国家的教委,以及欧盟、美国的教育相关组织,都建议不要让小孩子日常喝纯水,而要喝含矿物质的水。所以,当我第一个孩子出生时就特意花几万块钱从国外买了一套矿物质净水设备。
当我们创业并决定聚焦净水技术时,我们花了很多时间讨论、分析行业现状,我们的技术路线,品牌定位,以及商业模式上的选择。
我们发现当前市场上主流产品所打的点,大多数是基于消费者对于国内水环境污染的担心,都在针对“用水安全”这一点来出牌,多数产品选择的技术路线和品牌定位核心都是安全。因此,它们大多采用的是反渗透技术。目前,中国也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家用反渗透净水设备市场。
我们内部也花了很多时间讨论,是否要和主流市场一样,也采用反渗透技术?但反渗透技术无法保留我们看重的水里天然的矿物质。我们意识到,未来,当安全问题解决之后,消费者对于健康的需求会越来越高。所以我们决定,换个方向。
其实我们也思索了很久。对于喝水这件事,我们中国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谓的一方水土,其实主要指的是当地水源所含的矿物质组成,而水里的矿物质是当地水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例如,我们中国人喜欢喝茶。在泡茶时,用纯水烧开来泡茶是没有什么味道的。因为泡茶本身是一个萃取的过程,这就需要水里的矿物质参与,才能把茶里面真正的味道与颜色萃取出来。泡咖啡也是同样的道理。全球所有的大的咖啡品牌,都对他们咖啡用水里的矿物质含量有着严格的规定。
我们希望我们的产品和技术,能够保留各地水里对有益的矿物质,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把所有的东西都过滤掉,于是我们选择了一个跟主流不一样的定位—不仅要保证安全,更要兼顾健康。
所以最后,我们在技术路线上,选择了荷电纳滤技术。它跟反渗透技术有很多类似之处,都能够把水里的病毒,细菌,重金属、有机物等有害物质过滤掉,但它与反渗透最大的区别,则是能够通过选择性过滤功能保留所需的有益矿物质。
纳滤技术最初主要应用在食品,制药等工业领域。比如说在制作乳制品时,应用纳滤技术可以选择性地保留蛋白质等物质。另外,市场上主流的瓶装天然矿泉水品牌,很多都是用纳滤技术来确保瓶装水安全的同时,保留所需要的矿物质。
我们认为,把纳滤技术用在民用及商用场景,能够把“鲜制天然矿泉水”带给消费者,应该会有很大的市场机会。
确实可以这么说。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当我们要把工业级的技术引入消费级产品上,还是要在技术和产品开发上做出许多研究和改良,这也是我们在过去几年花了很多时间做的事情。
这过程中最大的难点是什么?听起来,这会需要前期大量的技术研发投入,还需要从成本角度考虑最终产品的性价比。
不同纳滤膜有着不同的过滤精度,不同的选择性过滤性能。我们尝试把不同的纳滤膜进行组合,配合制水系统的优化,从而带来我们所需要的选择性过滤效果。我们又要保证在实现选择性过滤的同时,确保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保证产品的长效性。还有节水问题,我们也希望这是一款高效节水的产品。
此外,我们在全国找了几十个城市来做实验,通用研究不同地方的水质,来确定最佳的纳滤膜配方。最终,我们要让产品能够做到在过滤之后,保留所需的水中8大矿物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点点绘制出了一份中国的水质地图,体现出了每一个城市不同的水在通过我们的纳滤膜过滤之后,保留矿物质的不同的比例。这些都是在过去三、四年中,我们进行的具体工作。
咱们公司成立至今也才3年时间,但已经开发了多个产品线,有不少推向市场的产品。这个研发速度不慢的,怎么做到的?
我和我的一位联合创始人陈瀚都是产品经理出身,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产品打磨方面花了很多心力。2019年初,我们团队开始打造第一款产品,也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研发,直到2020年才推向市场。由于我们要做的是一家产品技术驱动型公司,所以我们认为,创业的核心人员要有非常好的产品经理。整个核心创业团队里面,有五、六个人都有产品经理背景。正是因为我们对产品极为重视,才吸引到了很多好的产品经理加入,一起去做这个事情。
从一开始,我们就很关注产品所能体现出的品牌定位和形象。我们希望它足够创新的同时也注重产品设计的调性,符合我们国际高端品牌的定位。现在,我们有很多产品都拿到了红点、 iF等国际设计大奖。这也是我们花时间打磨产品带来的成绩。
在前期,产品路线走的是类似苹果的路线。我们自己掌握IP、产品和品牌的定位,而供应链的事情则交给合作方去做。这样,一方面能够确保产品的品质和创新度,确保设计的调性,同时又能保证量产上市的速度,保证品类的齐全。这是在过去的两、三年里我们的产品基本路线年底我们做了一个比较重要的决定:我们觉得虽然零部件和半成品可以由供应链来做,但最后产品的整机组装,测试和核心部件还是要自己做,这样才能对于产品质量做到最到位的把控。
所以,我们在宁波杭州湾新区建了一个自己的研发和制造基地,把供应链的优势和我们的研发优势结合在一块,最终确保产品在质量上、用户体验上做到极致,也能更好地促进产品的迭代。关键性的、方向性的事情,我们还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当然,我们还是会继续和我们的供应链伙伴紧密合作,优势互补。我们认为好的产品不仅要满足客户在性能上的需求,还要为我们的客户生活或者工作环境增加美感,并且愿意推荐给亲朋好友的产品。
我们是一个中西合璧的团队。GE是一个典型的老牌发达国家品牌,从生发明灯泡就创办的公司。后来,无论是航空发动机还是医疗设备,GE都代表着西方的技术和创新高度。但现在,GE的家用及商用净水品类的全球业务,被我们中国的创业团队承接过来,所以我们认为,它也应该被赋予中国的文化元素。
于是,在做第一款产品时,我们让产品的顶盖设计参考了中国的砚台造型,身体显示屏部分设计灵感来自达利时钟,以这样中西结合的理念推出了我们第一款产品,在2020年推向市场。
产品一上市,就凭借整体的美观度、创新性,以及功能定位,取得了非常好的市场反馈,并获得德国红点和iF 设计大奖。半年时间,就在这个品类做到了行业前茅。创业第二年,我们的家用业务就实现了盈利。之后,我们就把公司的业务重心转向了商用和公共饮水领域。
现在回头看,每个创业者,尤其是从职业生涯中段开始创业的人,前期的工作积累对后面的创业,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在创业前的两段职业生涯,就对自己非常有帮助。
首先就是GE,那是我职业生涯的第一份工作。我对这个品牌和这家公司,有着非常强的感情。最初加入GE时,还是杰克·韦尔奇统领的时代,也是我认为它最辉煌的时候。
我是通过GE管培生项目加入,先是在中国工作,后来又到了美国。这段经历让我对GE的品牌精神和文化内涵有了相当深入的了解。GE从生创办伊始到之后的各项业务发展,都是靠科技和创新力来驱动的,并以为创造美好生活为目的(GE Brings Good Things to Life)这样的理。